原标题:我国互联网舆论正在收紧吗?
问:编辑同志,您好。“秦火火”、“立二拆四”被刑事拘留大快人心,但一名网友因在报道交通事故时将10死5伤误为16死而被行政拘留,让人忧心忡忡。9月9日,“两高”又制定相关法律治理“网络谣言”。请问,互联网舆论正在收紧吗?
王超同志:
您好!最近几年,互联网舆论环境充满了“火药味”,从“围观”、“打酱油”到“围攻”、“人肉搜索”、“网络谣言”,网络环境每况愈下,对党、国家、政治体制、国民性格等的批评声音不绝于耳,各种人身攻击、个人诽谤甚至政治谣言频现。有人戏称“上微博看一小时,得看一周的新闻联播才能缓过来”,可见互联网和传统媒体两个舆论场“温差”之大。一些线下中规中矩的“上班族”、“小白领”,到了网上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发泄不满甚至骂两句共产党才算过瘾。还有某些线下嫖娼龌龊至极的“有钱人”,到了网上却成了“正义的化身”、“意见的领袖”。这些情况并不正常,甚至已经病态。
互联网作为“舆论要地”,蕴藏着极大的政治能量。在今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次会议对于互联网舆论环境具有转折性的意义。8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有预谋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活动。“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因制造“网络谣言”被北京警方刑拘。这一举动经主流媒体披露真相后,震惊了很多人,有网民说:“一直知道网络谣言背后水很深,但当阳光照进这潭污水的水底时,赤裸裸的真相依然让人触目惊心”。9月9日,高法和高检针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作出了司法解释,打击网络诽谤等犯罪。一时间,曾经转发过“秦火火”热帖的网络大V纷纷删帖,某微博名人因嫖娼被抓后出现的“阴谋论”、“侵犯个人隐私论”等声音也逐渐减弱。网络舆论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正如您信中所说,在对依法惩治网络犯罪行为表示支持的同时,不少网民担心网络活力是否会被“压”下去。
实际上,有必要把建设性的批评建议和监督与造谣生事、诽谤等行为划清界限。“两高”的《司法解释》中厘清了依法追究网络犯罪的若干问题,对网络造谣和诽谤者产生空前的威慑,同时也对网络反腐等建设性的意见和监督给予了实质性的保护。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和传统舆论场的“温差”和“错位”使不少人“感了冒”“晕了头”,网上谣言冲乱了真实信息,使很多人大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中对社会现象的是非、小到对生活信息的真伪,都产生了疑虑。网络谣言的治理不仅不会使网络舆论场“失声”,反而会廓清互联网舆论场的迷雾,使互联网舆论走向正常化和建设性。普通网民没有必要担心网络舆论场因“治谣”而失去活力,相反,这种环境会保证网民正常言论渠道的畅通。需要担心的正是那些造谣生事者,因为他们的“谣言”必定会被制止甚至惩罚。
(红旗文稿)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该新闻无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